罕见!黄龙发现百合新物种“黄龙百合”:现存成熟个体不足30株

2025-02-17 08:10:35

2月16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与黄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近期联合宣布,在黄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并命名一个全新的百合物种——黄龙百合。这一重要发现已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s》上。


▲百合新物种“黄龙百合”

黄龙百合的发现源于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和黄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辖区内针对核心区开展的系统性调查。研究团队通过形态学对比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明确了黄龙百合的独立物种地位。其显著特征包括黄色花冠、扁平花部结构以及无膨大柱头。

分子系统学结果显示,黄龙百合属于百合属的“Lophophorum”支系。该分支成员分布横跨秦岭大巴山区的中山阔叶林,并向西扩张经过横断山区最终到达喜马拉雅地区。黄龙百合的发现连接了秦岭与横断山区,填补了之前这一块区域的百合属分布空白。

经调查发现,黄龙百合在保护区内目前仅存三个分布点,且其中一处因2023年夏季泥石流灾害已完全消失。研究团队根据调查结果估算其现存成熟个体不足30株,分布面积仅约0.5平方公里。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标准,该物种被建议列为“极危”。研究人员指出,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及栖息地破碎化是其主要威胁,亟需加强保护措施。


▲百合新物种“黄龙百合”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高云东副研究员表示,“黄龙百合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横断山脉的植物多样性,也为研究东亚百合属的高山环境适应性演化提供了线索,是极其重要的生物资源。该种面临极大的灭绝风险,未来我们计划通过人工繁育、迁地保护和栖息地修复等措施,助力这一珍稀物种的存续。”

黄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关人士表示,“此次发现凸显了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将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生态监测与公众科普,守护这片‘植物基因库’。”

黄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区北段,生长着多种杓兰属植物,高山兰花已成为黄龙的一张靓丽名片。据媒体报道,该保护区共有31属、74种兰科植物。很多著名观赏种,如黄花杓兰、西藏杓兰、无苞杓兰、广布红门兰、二叶红门兰、独蒜兰及少花虾脊兰等都拥有数量庞大的居群;小花杓兰、巴郎山杓兰、四川杓兰等极小种群均有分布。保护区内目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和红豆杉。新发现的“黄龙百合”未来也有望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更新

  • 拼多多上的“家书”,为何无一字却胜过千言万语?

  • 广东老板靠「山寨」饮料起家,一年狂揽百亿

  • 【今日快讯】张雪峰复播称“文科大有可为”;多省份去年人口出生率数据公布;深圳通报郑智化登机调查情况

  • 【涨知识】雷士照明人要掌握的照明知识之“照度”

  • 工信部通报!这20款智能终端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 假设中国不出口照明产品,这个世界将会怎样?DeepSeeK,这样回答!

意见反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