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设计也能出大片,我靠「指指点点」做完了一整套品牌视觉
2025-09-04 08:05:41
AI设计工具大迁徙
一个月前,新晋AI设计Agent Lovart刚在全球正式上线时,一则调侃市面上AI设计工具的meme便在X上走红,以模板丰富著称的Canva失了宠,团队协作神器Figma退了烧,而Lovart迅速成为了它们的替代者。
X上调侃AI设计工具的推文
最近,Lovart又接入了号称“地表最强”图像模型Nano Banana(Gemini 2.5 Flash Image),这一结合让众多用户直呼“相当疯狂”。
所以,我,一个众所不周知的隐藏身份是近期人人喊打的咖啡店主理人,也加入了这场工具迁徙。因为我看到一个b站设计博主用Lovart几分钟就生成了一套风格统一、排版精致的海报!我的刚需啊!
要知道,作为一个主理人,我经常需要给自己的咖啡店做品牌化包装,设计推文海报等(是的,我舍不得请设计师),但实际上我是一枚设计小白,所以更多求助于AI设计软件。
之前,我做一张活动海报的流程是——先在Canva这类模板库丰富的工具里翻找半天,挑出一个心仪的模板搭个大概,但又觉得风格太容易和别人雷同,而且字和图怎么都对不齐;然后带着这个半成品转向Midjourney这类号称有高质量美学的网站,但原谅本人背不出“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波西米亚巴洛克”这么专业且复杂的指令,所以即便我反复调试提示词,最后出来的成品看起来也还是很奇怪,而且汉字很多时候都显示不对;于是,我只好再把图拖进Photoshop这类P图软件里吃力地改字和调整。一顿折腾下来,少说也得个把小时,时常让人精疲力竭。
而像Figma这种界面设计的行业标杆,本来是可以更流畅地完成很多排版设计的,但对我这种非专业设计者而言,使用门槛太高了。
这种重复性的崩溃体验,让我屡屡创意难产、郁愤积心,每次有个好点子走到一半就嘎巴一下,死透了。
直到我发现Lovart,才惊觉原来做海报是可以不用切换工具调来改去的。而且Lovart号称可以完全用自然语言操作,不需要设计基础,一个指令就能直接生成可用性很高的成品。
我心动了,马上打开网站尝试,先说结果——确实可以,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的创意第一次如此顺畅地落地,不再难产,真的是畅快!
它好像会“读心术”
我们一直没请过专业设计师,你们也知道了,Logo、菜单、店面海报全靠我自己手搓。简陋得很质朴。
直到最近,我终于决心把整家店的视觉掰正,打算借Lovart之手,完成一整套看起来至少还不错的品牌设计。我的诉求非常朴实:风格统一,拿来就能用。
因为不知道它到底能给我什么,所以一开始我只探索性地输入了一句:
“会饮咖啡店(Symposium)品牌Logo设计”(该店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大学生创业项目,作者为主理人之一)
没想到,Lovart哗啦啦地扔出一堆风格各异的Logo,从复古学院风、现代极简感,到手绘插画稿。它甚至还主动分析每种风格背后的视觉语言差异,你可以任意选择一版作为初始方案。太好了!终于不用考验我,让我自己去设定风格了,它给我提供了选项哎,而我只需要点就好了。
与Lovart的对话截图
Lovart设计的咖啡店Logo
还有,它仅仅从店名就自动关联到了古希腊哲学聚会、思想交汇之地,一下子把我们小破店的格调拉到了苏格拉底level。这就是我想要的,即便我说不出来,但是它懂我!
没等我回过神,它已经非常自来熟地推销起来:
“我已经为您创建了品牌文具套装展示。接下来您希望我为会饮咖啡店制作哪些品牌应用设计?我可以为您制作:包装设计、产品展示、数字资产、营销物料、环境导视系统、品牌指南展示等。”
于是,我就得到了这些——
Lovart设计的品牌周边
所有物料Logo统一,风格协调,最重要的是真的能用,不像某些AI生成出来的,永远差一口气。
另外,它还支持图像增强、扩展、消除、剪裁、分层、文字编辑(甚至可以轻松编辑字体和颜色)。
这一套下来,它精准满足了我的基本需求。而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它的修改体验。
画布,
重新定义AI设计的交互方式
传统的AI工具要修改图,几乎等于推翻重来,AI 经常无法准确地理解用户指令,在不需要修改的地方乱改一通,变得错上加错,如果没有撤销键那就只好重新生图。而在Lovart,我只需要点击一下对话图标,切入到名为ChatCanvas的修改模式——这是一个被很多AI博主誉为“AI交互革命”的新形式,让你可以在左侧的无限画布中对任意想要修改的地方“指指点点”,就像你在面对一个真人设计师一样,告诉它哪里要怎样改——比如选中logo图标的位置,标注:“删掉多余的边框”,它就真的保持其他部分不变,老老实实生成了修改后的logo。
Lovart允许通过交互进行精准修改
我甚至可以一口气提一堆要求,比如:
“logo字太小,放大一点”
“请用希腊风手写体”
“换个墨绿背景”
“图标换成思辨人物剪影”
点一下Add to queue,即把要求添加到队列,Lovart会进一步询问要求的相关细节,直到它完全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避免浪费积分。最后Run All,它会一个要求不落地全部改完,极大提升了我的修改效率。
而究其原因,除了它可以调用不同模型,像一个设计团队一样帮我制定方案并且交付,还在于我们交互的主场景——画布。
ChatCanvas,是一种在画布上与AI对话的方式。它的意义,除了好用,还在于改变了人机交互的底层逻辑。
我们过去理解的AI设计,是“输入prompt → 输出图片 → 不满意 → 改prompt → 重新生成”这样一轮一轮的循环,机械而低效。而Lovart的ChatCanvas则跳出这个规则,画布可以直接成为我们对话的地方,指哪儿打哪儿,精准且高效。
Lovart创始人陈冕曾在媒体访谈中这样评价画布:
“如果人类回归到笔墨纸砚,画布(canvas)就是桌子。甲方站在你旁边告诉你要做什么,你把作品放到桌子上,ta对着桌子指指点点。所以桌子上不应该是ComfyUI或者工作流,而是真实的作品和真实的修改。”
接入“地表最强”图像模型
另外,Lovart还能跟我一起脑暴,生发新的创意。
比如,我想从logo延展出门店招牌、包装袋、咖啡杯、社交宣传图,于是借助Lovart,我在一个统一的项目画布里生成了所有这些物料。而我只要框选某一张图、某一处元素,说换字体、放大logo、背景统一用墨绿,AI会自动记录修改,执行修改,并保持全套资产风格统一,还能自动延伸出新的创意提案。
同时,我还发现,除了记忆、理解能力,Lovart还有一定的风格判断和审美。
下面是我仅输入“一张蒸汽朋克风格的艺术展览海报”的提示词后,Lovart为我生成的海报。画面中,齿轮与人体精密咬合,肌肤纹理和眼睛发光的细节都清晰可见,就连文字也带有金属质感。
Lovart生成的蒸汽朋克风海报
从指令输入到成品落地,一整套体验下来,两个字:丝滑,四个字:神清气爽。
另外,除了可以调用Flux、GPT、Gemini、Runway这些经典模型之外,8月28日,Lovart还接入了Nano Banana——谷歌推出的AI图像模型,以生图一致性强、理解能力出色、操作便捷等特点爆火,刚一问世,便在LMArena这个根据用户对不同AI模型的回答进行匿名投票、衡量模型表现的AI模型评估平台上,力压GPT-4o、Qwen-Image-Edit等知名大厂模型,一举夺冠。
接入Nano Banana后的Lovart迎来了新一波试玩热潮。我也去试了一下,不得不说,两者结合得相得益彰。
借助Lovart的智能画布,Nano Banana使用体验进一步得到了提升,能自由放置元素,框选使用,创作更流畅,调用Nano Banana给人物进行动作变化、根据户型图做室内设计等复杂需求,都能出色完成。
下面是我让它调换《泰坦尼克号》里经典一幕里的主角Rose和Jack的位置所生成的新图片,人物一致性惊人的稳定!
Lovart将Rose与Jack的位置调换
除了Nano Banana,Lovart最近还增加了可灵2.1的首尾帧生视频功能,用户上传两张图片作为视频的首帧和尾帧,就可以生成连贯的视频。
当然,Lovart也并非完美,比如界面有时候会卡顿,生成的时间往往超过它预估的等待时间;修改并不能做到非常精细化,比如我让它生成一枚戒指的产品图,选中一个非常小的设计细节,让其把圆形改为三角形,它却把原本没有圆形的部分也都添加上了三角形;因为调用的模型不同,出图水平可能会参差不齐……
但作为一个非设计专业的人,因为lovart,本人也终于有机会直接跳过了被工具训练的痛苦,反而越来越享受我指指点点,AI一步步完善的默契合作,最终不算费力地创作出我想要的成品。
如果你也有创作的需求,却缺少设计的技术,不如点开Lovart,在画布上和AI真正对话一回。
最新更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