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助力客服智慧人力——关于风险规避

2023-07-17 08:25:17

2010年富士康公司出现的“N连跳”事件震惊世界,也称“连跳门”事件。随着国家、各级政府及企业的高度重视,自杀(以下简称SUI)个案只是偶有发生,至今未出现类似连跳情况。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和谐和稳定是社会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即便是SUI个案,都是政府和企业不希望出现的。


根据北京回龙观医院与中国国家疾控中心于2000年合作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SUI,200万人SUI未遂,SUI已经成为中国人中的第五大死因,也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死亡首因。

西方有研究表明,SUI人群中有90%可能处于精神疾病状态,抑郁障碍是导致SUI的首位原因,可使SUI的危险性增加20倍,焦虑障碍使SUI的危险增加6-10倍。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在中国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缺勤、医疗的开支以及其他的费用高达494亿人民币左右。

01
风险分析

对于客服BPO行业,属于典型的工作单调、压力大、持续时间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与富士康的代加工行业有高度的相似性,而且客服BPO行业中,还有很多属于政府或国企的“窗口服务性”部门,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需要有高度的风险意识。

本文从客服BPO企业人力资源的风险角度,来看数字化转型如何助力企业规避人力资源风险。想要规避风险,就需要先了解企业在选人用人方面,都有哪些主要风险。

风险之一:抑郁(MD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抑郁成为当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威胁。

如果将青少年的年龄段拆分得更细一些,中学是重点关注阶段,其中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可能有人认为中学的抑郁高发,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到了大学就好了。但报告显示,大学生中仍有18.5%有抑郁倾向。而且,中国抑郁症的发展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在20年前,中国人抑郁症发病率仅为万分之五,现在这一数据是6%,短短20年,中国人抑郁症发病率增长了120倍。

抑郁症是最常见、最重要、与SUI关系最为密切的精神疾病,约60%的SUI死者在死亡前有抑郁症状。抑郁症的SUI率大约是10%-15%,随着抑郁水平的升高,SUI意念的出现比例显著上升。

风险之二:精神分裂(SCH)

以SCH为代表的精神病性障碍,虽然患病率不是很高,成年人中仅为0.4%-0.8%,但同样需要引起社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说到SCH,社会大众常常谈虎色变,也缺乏对SCH的了解。

SCH有这样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1.患者的致残率很高,占患病人数的2/3,也就是将近70%。
2.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有9%-24%的SCH患者死于SUI,美国报告其SUI率为普通人群的50倍。
3.SCH的疾病负担重,我国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中超过一半(50%)都是SCH患者,即便如此,仍有大量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和康复。
4.SCH主要起病于青壮年期,12~26岁是发病高峰期。

前两类风险对于BPO行业来说,是突出的高风险,尤其是政府服务窗口、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对企业的品牌和舆论影响较大,所以企业都会非常谨慎。

同时,这两类风险都不是客服行业或企业,能够预防或解决的,需要依靠专业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士进行救治。所以,这两类风险需要在招聘上岗前识别,给予合理引导,降低入职后的企业风险。

风险之三:杠精(ETC)

杠精是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指经常通过抬杠获取快感的人、总是唱反调的人、争辩时故意持相反意见的人。杠精常见的几种行为模式包括爱泼冷水、挑刺成瘾、自我感觉爆棚、断章取义、爱钻牛角尖、冥顽不灵等。

从事客服BPO行业的人需要跟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具备同理心。杠精对于客服企业来说,最大的风险不仅是跟客户产生争执,而且会严重影响服务质量,甚至引发投诉,破坏品牌和企业形象。

当然,不适合客服的典型性格,不只是杠精,还有诸如作精、暴躁等性格,也都属于客服行业的高风险类型,即使培训技能能够过关,也容易在岗位上出现较大风险,需要在招聘上岗前识别,并给出合理安排,降低入职后的企业风险。

风险之四:诚信度过低

随着中国越来越重视诚信社会建设,失信行为将会得到诸如限制出行等处罚。对于客服BPO行业而言,诚信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诚信表面看是衡量一个人的人品或者道德水平,而更重要的是尊重社会契约、遵守企业规则的程度。客服BPO行业的规章制度,是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一线人员的标准话术、礼貌用语、操作流程、权限管理等等,都是必须严格遵守的。

如果客服人员的诚信度过低,无视企业规章制度、不按规定执行,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潜在隐患,甚至情节严重的会造成客户隐私信息泄漏等恶性事件,是企业必须杜绝的。

现代企业的管理,不是建立在个人责任心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规章制度及其执行上,所以诚信度过低,不能很好地执行规章制度的人,属于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类型,企业必须高度警惕。

这些用人风险,相信都是企业非常希望能够规避的,但企业面临的真正难题,是不知道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或者缺乏能识别这些风险的专业人士,下文就立足于介绍数字化转型助力客服智慧人力,分享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帮助企业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02
解决方法

1.医学量表

若按风险类型,前面介绍的四种风险,前两类可以归为疾病类,后两类可以归为性格类。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疾病能在医院被诊断出来,就有办法识别,典型的方法就是医院精神心理类的测试量表,比如抑郁有SDS自评量表、PHQ-9自评量表、HAMD量表、MADRS量表和HADS量表,SCH有MMPI量表、SC量表等。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医院尝试过在招聘入职时,使用这些量表,但是效果很不理想,基本都放弃了。

原因并不难理解,医院给患者做量表测试,患者为了治病,配合度肯定是很高的,回答问题的真实性一定是高的。但在招聘入职的场景下,应聘者的需求是被录用,为争取被录用,要想方设法表现出优秀的一面,所以真实并非应聘者的诉求,自然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就会比较低。

2.传统测评技术

在传统的招聘场景下,人力资源常常会采用“简历+笔试+面试”的方式,来进行识人排除风险。简历能看到过往经历,但真假难辨。笔试通常能看专业能力,但很难识别风险。面试中有些技术,比如肢体语言、微表情、无领导小组讨论、游戏测试等,但这些技术的准确度较低,大约只有50%-60%的概率,跟掷骰子的水平接近。

目前的前沿数字化技术,包括专用量表、文字心理分析和图画心理分析。

提到专用量表,有必要提一下人力资源市场上常见的几个通用量表,如MBTI、霍兰德职业兴趣、DISC、卡特尔16PF、九型人格等,下表中简要总结了各量表的主要特点,不难发现这些通用量表,主要对应试者进行性格归类,在不同企业千差万别的环境中,很难满足差异化需求,而且不能解决招聘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相比之下,前沿技术的鞠门人才心理测评的专用量表,就更贴近实际招聘场景,应用价值更大。

图片

3.前沿数字化技术

衡量心理测量技术,判断技术是否称得上前沿数字化技术,需要从难度、信度、效度、常模等四个方面考量。

(1)难度

难度是衡量题目难易程度的指标,简单说就是答对人数的占比。如果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有25%的人答对,修正后的难度就为0,因为四个答案中随机选一个,也有25%的概率会选对,所以难度太低了。一般来说,修正后的平均难度要接近50%,单个项目的难度要在30%-70%之间。

控制难度的意义在于,要能将高水平和低水平区分出来,这是测量是否有效的关键,也是很多企业在使用测量工具时很难注意到的细节。

(2)效度

效度是检验结果与实际表现的相关和一致性程度。在测量技术开发过程中,根据实际表现得到的效标,也就是参考的标准分数。

效度就是在验证数据与效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较为严谨的前沿科研测量,都要求效度系数达到0.8以上。

(3)信度

信度在很多教材上形容为可靠性、一致性和再现性,我更偏向于用稳定性来形容。测量结果可能会因为时间变化、环境变化、事件变化等引发误差,影响到结果的稳定性,也就是信度系数,较为严谨的前沿科研测量,要求信度系数达到0.8以上,部分高水平的测量技术会达到0.9以上的水准。

理解效度与信度的关系,我们用下面四张射击的靶点图,可以更形象的说明。效度是子弹偏离靶心的程度,子弹偏离靶心的程度越小,说明射击越准,效度越高;信度是子弹在靶点上的集中程度,靶点越集中,说明射击越稳定,信度越高。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前提条件,效度高必须要信度也高,但信度高不一定就效度高。

图片

4.常模

测量结果往往是一个分数,分数大小的绝对值并没有多大价值,重要的是不同个体之间的分数相对高低,才有意义。放在更大的视角来看,个体在所属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所处于的相对位置,才是我们更关心的结果,这就是常模,要能看到测量结果在群体中的相对高低。

常用的常模量表是百分量表,社会常模结果的百分数表示原始分数在社会中每百人高过的人数,例如54%表示分数高于社会上54%的人,低于社会上46%的人。这样的百分比直观,容易理解。有必要提醒的是,百分量表是非线性的,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

前面量表对比中的前沿技术提到,鞠门人才心理测评之所以称为前沿技术,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都能达到0.8以上,并且部分测量能够达到0.9的效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鞠门人才心理测评的量表结果,还给出了社会常模的结果,能够直接看到受试者在社会处于的百分比水平,就能很直观的判断受试者在社会中的水准高低。

鞠门人才心理测评技术还引入了文字和图画心理分析,是基于潜意识投射理论的技术,是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的心理分析技术,因文化背景及书写文字的巨大差异,以及国内心理分析技术的滞后性,所以目前在国内属于非常前沿的心理学技术,只有极少部分人掌握。

文字和图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实用性很强,诸如抑郁倾向、完美主义倾向、节约倾向、认真倾向、耐心倾向、沟通能力等维度的测量,信度和效度也能达到0.8以上,并且有社会常模分值可参考。更有价值的是,文字和图画心理分析比量表更前沿,受试者隐藏和伪装的可能性更小,更适合人才招聘、人才提报和人才筛查的场景,可以更好的完成风险规避工作。


文章相关资源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更新

  • 拼多多上的“家书”,为何无一字却胜过千言万语?

  • 广东老板靠「山寨」饮料起家,一年狂揽百亿

  • 【今日快讯】张雪峰复播称“文科大有可为”;多省份去年人口出生率数据公布;深圳通报郑智化登机调查情况

  • 【涨知识】雷士照明人要掌握的照明知识之“照度”

  • 工信部通报!这20款智能终端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 假设中国不出口照明产品,这个世界将会怎样?DeepSeeK,这样回答!

意见反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