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照明大事件:全球照明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10.7-10.13)
2024-10-14 08:11:36
▶全国360家!广东236家!LED移动照明行业现状及主要厂商分布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2023年,我国LED移动照明产品行业产值达到388.8亿元,LED移动照明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01.4亿元。
▶“京彩灯会” 已迎33万余人次入园观灯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京彩灯会”门口,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念。华小峰摄
▶这3类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发布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打造山城夜景名片!重庆规划47处夜景观赏点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10月9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历时两年编制的《重庆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专项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规划》有何亮点?有关人士进行了解读。
据介绍,《规划》提出总体目标是打造具有山水风韵、巴渝风采、国际风范的山城夜景名片,建设全国一流的景观照明,突出城市“夜赏、夜玩”功能,适应经济发展对景观照明的需求,助力重庆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大视角、宽视场、地标性、整体性、现场感’的要求,《规划》设计了景观照明核心展示区(两江四岸核心区)、景观照明活力发展区、景观照明过渡区和景观照明控制区四大分区,面积2107平方公里。”传勇称,《规划》还具体提出了亮度、色温、彩光照明、动态照明的技术控制要求,提出中心城区形成“宜亮则亮、宜暗则暗”的景观照明分区和层级分明的景观照明能耗配置等级。
▶讲师阵容揭晓!南宁中级照明设计师培训班火热招生中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浙江首个高速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在建金高速杭州建德市目科里隧道投用
近日,经过6个月的试运行,由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金华管理中心自主研发的“灯随车亮”智能照明系统在建金高速杭州建德市目科里隧道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浙江省首个高速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行车安全系数,助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据了解,“灯随车亮”智能照明系统集物联网、云计算、亮度检测器,以及毫米波雷达、车牌抓拍、地磁感应、事件检测“四合一”车辆跟踪识别系统等设备设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结合车流量、车速、天气和光照等因素,采用“亮度智适应+随车照明”智能照明模式,实现了“车来灯亮—车走灯暗—灯随车行”分段式精准控制隧道照明。
试运行期间,“灯随车亮”智能照明系统稳定性达到100%,被评为2024年公路隧道“四新技术”重点推广成果。接下来,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金华管理中心将深入了解司乘出行体验,实时跟踪统计节能效率,持续优化“灯随车亮”智能照明系统,并逐步在管辖路段隧道内推广应用,为广大司乘美好出行保驾护航,全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福州火车北站广场智慧杆上线
在这个充满智慧与创新的时代,智慧灯杆正以它独特的方式,点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引领我们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佛山照明拟出售禅城区土地,预计收益3.06亿元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9月29日,佛山照明发布公告,披露了公司资产处置暨土地公开挂牌出让的最新进展。
公告显示,佛山照明为盘活资产、回笼资金,以做强做大公司主业,于2023年12月6日和12月22日分别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公司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办事处签订了《土地储备意向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储备协议书》,完成了汾江北路地块的前期整理工作,包括地上建筑物的拆除。
▶将投10亿元!京控高科建设LED亮化光源生产基地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在10月1日上午的“以商招商·建设东川”推介会上,现场签约中央厨房建设、光伏板回收利用、电子元器件生产等项目。
其中,江西京控高科控股有限公司将投资10亿元,在东川产业园区建设LED亮化光源生产基地,包括LED封装工厂、SMT高精贴片工厂、线材生产工厂、LED线条灯生产车间等内容,投资强度为470万元/亩。
▶又一照企新三板挂牌上市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资料显示,耀泰股份成立于2006年,自成立以来,耀泰股份就专注于户外照明领域,逐渐形成了庭院照明、太阳能照明、工作照明和智能照明四大产品系列,旗下产品在亚马逊、沃尔玛等多个跨境平台都有售,主要客户集中在北美与欧洲。公司开发的多款智能照明产品、太阳能照明产品、工作照明产品获得德国红点(Red dot)设计奖、汉诺威(iF)工业设计奖等多项权威设计奖项。
▶加码海洋照明,佛照完成重磅股权收购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战略+1,照企成立数智科技事业部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照明企业如何数字化转型?佛照、利亚德、华体、新时空…给出答案!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9月,全国约有84个照明企业相关合作事件。其中,智能化与智慧化产业生态圈构建的企业合作事件数量超过半数。可见,产业链的数字化跨界融合已成为照明企业寻求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更值得期待的是,从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照明企业合作事件来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向不只停留在产品技术上,更有部分企业在生产线打造、营销模式、经营管理等方面寻求数字化升级,一跃成为数字化综合型发展企业。
对此,中国照明网通过对6家实力型照明企业高层的采访,从中深入了解我国照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
▶企业入局与退圈!全球照明业持续“洗牌”中…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京瓷则是稻盛和夫于1980年创立的企业品牌,主要生产陶瓷刀具、陶瓷文具、珠宝首饰、手机、精密陶瓷零部件、半导体零部件、太阳能发电系统等产品,旗下京瓷(中国)商贸有限公司(下称“京瓷中国”)则主营业务在京瓷集团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包括汽车零部件、液晶显示器、喷墨/热敏打印头、光学零部件等产品。
▶面积逾千平米、巨幅投影……洛天依沉浸式体验展已开幕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惊艳!广州新地标“锦鲤馔玉”亮灯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金融城广场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内核心地段,向南沿棠下涌连接珠江,是地区的北门户,在国庆假期期间亮灯,预计明年开业。
金融城广场全部照明方式采用智能化照明控制模式,不仅能满足日常模式的照明,节假日还能融合设计、艺术、音乐等营造欢悦的画面,呈现无与伦比的感官盛宴。
▶7197.10万元!永麒科技中标嵊州市剡溪核心区夜经济示范带项目(二期)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嵊州市剡溪核心区夜经济示范带项目(二期)中标结果于近期已公布,项目由永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71971000.00元合同金额成功拿下。
▶4.26亿!6家企业!四大道路照明项目中标结果出炉!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据中照网查询,近期又有四项规模超过五千万道路照明项目落地,中标金额合计426708382.2元。
▶《低色温LED隧道和公路照明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宣贯会成功召开
9月29日上午,《低色温LED隧道和公路照明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宣贯会在南昌绿地铂骊酒店成功举行。
据悉,《低色温LED隧道和公路照明技术规范》(DB36/T1945-2024)地方标准已获批发布,于2024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工程中心牵头,金黄光等21家相关单位联合编制,被列入2023年第一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是目前国内首个低色温LED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相关色温小于3500K的隧道和公路照明用LED灯具的设计、安装、检验及验收,其光效等部分参数相较国标有所提高。它的制定发布,填补了低色温LED灯具应用于道路和隧道照明领域的技术标准空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
▶《停车场照明智能化规范》第二次编制工作组会议顺利召开
2024年9月30日,由上海浦东智能照明联合会组织,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团体标准《停车场照明智能化规范》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来自天翼物联、雷士照明、博联智能、奥莱敏控、涂鸦智能、得邦照明、非凡士、德赛矽镨、灯翼智能、格兰斯贝、虹锐电工、迈睿智能、觅感科技、易而达、中移物联、英索纳、富奥星等标准编制组专家30余人共同参与了会议,为停车场照明智能化标准的制定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停车场照明智能化规范》的编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各参与企业将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标准的完善与实施,为停车场照明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汽车道路照明装置及系统》正式发布
GB 4599-2024汽车道路照明装置及系统在2024-09-29发布,并实施于2025-07-01。
▶温州大学潘跃晓研究团队在用于单组分多色LED应用的0D Rb3ZnBr5晶体的可调谐光谱发射上取得进展
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发光材料对于推进照明和显示技术至关重要。
在这项研究中,温州大学潘跃晓等LPR获得了一系列基于新型0D全无机钙钛矿(AIP)晶体Rb₃ZnBr₅(RZB)的可调谐发光材料。Sn2⁺掺杂RZB的发射跨越了整个可见光范围,并延伸到近红外(NIR)区域,实现了75%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不同的寿命结合理论计算表明,Sn2⁺在496和636 nm处的宽带双峰发射分别来自Sn2⁺的单线态和三重态,这在掺杂Sn2⁺的钙钛矿晶体中很少观察到。荧光粉RZB:Sn2⁺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水分和空气稳定性。Sn2 +和Mn2 +共掺杂RZB拓宽了激发光谱,可以精确控制激发波长,促进从暖白光到黄光和绿光的动态转变。
这一特性对于多色LED和多层次防伪应用尤其有利。
▶深圳大学在在高功率效率、长寿命WOLEDs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特任教授孙海定iGaNLab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具有光能量自监测、自校准、自适应能力的三维垂直集成深紫外发光器件阵列,并将它们成功应用于新型无掩膜深紫外光刻技术中。该研究首次提出将深紫外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阵列作为光源应用于无掩膜深紫外光刻技术。
在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步进式光刻机技术之外,本技术提出利用每颗micro-LED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分辨率、高集成度、低能耗等特点,为实现高精度深紫外光刻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和方法。这项研究成果以“Vertically Integrated Self‐Monitoring AlGaN‐Based Deep Ultraviolet Micro‐LED Array with Photodetector Via a Transparent Sapphire Substrate Toward Stable and Compact Maskless Photolithography Application”为题,发表于光学领域重要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光刻技术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现代半导体、微电子及信息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光刻工艺的费用占总加工成本的约30%,耗费时间约45%。传统光刻技术包括光学光刻、极紫外光刻和X射线光刻等,均需依赖掩模板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从而将图案精确投射到感光材料上并精准复现在半导体晶圆上,最终实现芯片微纳结构的加工与制造。然而,这类技术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芯片制造的复杂性和成本,且由于传统光刻机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系统构造,我国在光刻相关技术领域一直受制于国外的封锁和技术垄断。
最新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