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照明大事件:全球照明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10.21—10.27)
2024-10-28 08:40:31
汽车模内装饰面板照明
最近,Leonhard Kurz本周在德国腓特烈港的Fakuma上首次展示了一种创新的模内装饰(IMD)工艺与功能性箔粘合(FFB)相结合的产品。该工艺与照明专家艾迈斯欧司朗联合开发,可实现装饰汽车面板的节能照明,包括客户特定的三维照明效果。
该产品里的混合IMD-FFB工艺的关键推动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箔系统,该系统结合了硬涂层、装饰层、图案和底漆。铝箔使用真空固定在模具中,由于注射过程的压力和热量,底漆激活了铝箔与塑料的粘合,而硬涂层漆则保留在模制塑料部件上。该箔片将mini-LED融入图案中,从而产生灯光效果。
与组装单独照明模块的传统工艺相比,IMD-FFB工艺还减少了安装时间,并且LED集成组件的结构也可以明显更平坦。此外,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和内部或外部设计中总重量的比例。
聚合物表面介导的钙钛矿量子点荧光粉
近期,郑州大学宋继中等人首次提出了一种聚合物表面介导的机械化学反应(PMR),利用高速多功能磨床制备钙钛矿QDs。
PMR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研磨机的超高转速(大于 15000 rpm)可促进前驱体向钙钛矿的快速转化;2、富表面聚合物颗粒可确保QD具有高分散性,避免QD聚集引起的光致发光淬灭。因此,PMR能以高效材料(100%产率)、高效时间(1 kg/min)和高效率(无溶剂)的方式,成功制造出具有超过90%的高聚光量子产率(PLQY)的绿光钙钛矿QD。
此外,PMR还具有显著的多功能性,包括利用各种聚合物进行合成,以及生产各种有色和无铅荧光粉。重要的是,这些结合了聚合物和钙钛矿的荧光粉很容易加工成各种固体发光体。所提出的快速、绿色和可扩展的方法具有极大的潜力,可加速钙钛矿QDs的商业化。
高量子效率范德华LED
近日,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倪振华教授、物理学院吕俊鹏教授课题组,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宏微教授课题组和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周鹏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了基于二维钙钛矿并结合低温范德华转移工艺,实现了室温外量子效率超过10%的范德华发光二极管。
本研究利用二维半导体材料多量子阱的特性并结合低温范德华转移工艺,实现可片上集成的高效率发光二极管。利用二维钙钛矿多量子阱结构与高荧光量子产率的优势,结合石墨烯/二维钙钛矿界面较低的势垒高度,通过载流子高效的隧穿-复合过程实现了室温下超过10%的外量子效率,为当前范德华发光二极管的最高水平。
该方案具有普适性,可扩展到其他层状二维材料。该研究成果也为未来开发大面积、高效率、高亮度、可片上集成的二维半导体发光器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超分辨率投影成像的景深随机照明显微镜
近日,艾克斯—马赛大学Loïc LeGoff教授的研究团队在此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将超分辨率的随机照明显微镜(RIM)与快速成像的扩展景深(EDF)技术相结合,开发了EDF-RIM技术,实现了对更大体积三维(3D)样本的高时空分辨率成像。
研究团队还通过结合随机照明显微镜(RIM)超分辨率技术与扩展景深(EDF)投影快速成像技术,并使用散斑照明获取3D结构,开发了一种高时空分辨率的宽视场显微镜系统。
未来,该显微系统中的照明系统可以采用高空间频率的贝塞尔光束进行改进,实现真正的z方向上不变的照明,尤其在处理非表面分布的样本时,能够进一步改善图像的反演过程,提高空间分辨率。
智能护眼吸顶灯投影
近期,极米科技推出智能护眼吸顶灯投影——极米神灯Sunlight。该产品采用三合一形态,将智能投影、全光谱吸顶灯和家庭音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相比上一代产品,极米神灯Sunlight采用全光谱护眼吸顶灯,实现如自然光的室内照明体验,是小空间投影的终极形态。
极米神灯Sunlight安装在天花板上,不占用任何空间,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射眼风险。用户只需要替换掉家里原来的吸顶灯,将极米神灯Sunlight安装在出光口离墙面1.75米的位置,即可投射出100英寸大画面。
极米神灯Sunlight的安装位置让它获得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好声音“从天而降”。它搭配DTS Virtual:X的虚拟环绕技术,营造360度环绕声场,在房间的任何位置都能听到立体饱满的声音,真正做到了包裹式的声音体验。机身后侧有两个声音单元,躺在床上看电影时能感受到声音和画面来自同一方向,真正做到了“音画同向”。
最新更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