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灯具抽检不合格率46%,广东厂家占比81%

2025-08-18 08:57:42

2024年,中国照明行业在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完成出口总额561亿美元,同比微降0.3%。其中,固定式灯具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增速分别为9.8%和0.8%;可移式灯具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7.7%和2.2%。

然而,与出口市场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照明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怪象。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度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其中,抽查固定式通用灯具69批次,3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达到惊人的46.37%。此次抽查主要集中在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产品类型包括LED吸顶灯、镜前灯、吊灯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合格产品的标称生产者中,有26批次来自广东,占比高达81.25%

图片
数据来源: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这一抽查结果,如同揭开了电商平台灯具市场的一角黑幕,暴露出行业内长期存在的质量乱象。事实上,灯具产品质量问题并非个例,在全国各地的市场抽查中屡见不鲜。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7月发布的线下照明光源与灯具抽查结果中,也发现18款不合格产品,不合格项目包括结构(含光生物危害)、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防触电保护、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等。

从地域分布看,广东作为照明产品生产大省,已成为质量问题的"重灾区",折射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监管短板。

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此次抽检电商平台灯具产品的不合格项目触目惊心,主要包括结构谐波电流防触电保护骚扰电压(电源接口)以及辐射骚扰等关键安全指标。这些技术参数看似专业,实则与消费者日常使用安全息息相关。

  • 结构不合格:可能导致灯具外壳易碎裂、透光罩破损、灯具掉落、内部带电部件裸露等风险。

  • 谐波电流超标:影响电网质量,增加电耗,也会对家庭其他电器设备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火灾。

  • 防触电保护缺失:最危险的问题之一,可能导致消费者更换、维修或清洁灯具时发生触电事故。

  • 电磁骚扰(骚扰电压、辐射骚扰):虽不直接危及人身安全,但其如同电子噪音污染,干扰手机、WiFi信号,影响心脏起搏器等医疗设备运行。

业内专家指出:谐波电流与电磁兼容性问题,本质是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牺牲核心电路设计与元器件质量所致。 普通消费者几乎无法从外观辨识。”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常州誉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在天猫销售的不合格固定式LED吸顶灯,被查出产品涉嫌假冒"KONKA康佳"品牌。这种"李鬼"现象不仅侵害了品牌权益,更因缺乏正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使消费者面临更大的安全隐患。

图片


多重因素交织下的乱象


01 低价竞争下的妥协 

电商平台上,价格往往是消费者选购灯具的首要考量因素。为争夺“同质化厮杀惨烈”的市场份额,“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成为生存法则之一,质量成为首要牺牲品。部分厂家采用劣质材料和简化工序——结构(含光生物危害)不合格问题,正是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安全设计的典型表现。



02 供应链管理混乱 

照明产品产业链长、环节多,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组装,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失控都可能导致最终产品不合格。特别是电商平台上的中小卖家,往往没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产品来源复杂,质量难以保证。



03 监管机制缺位 

尽管各大电商平台都声称有严格的商家准入机制,但从浙江省抽查结果来看,天猫、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仍是问题产品的集中销售地。另外,照明大大小小企业数量庞大,变化快,源头监管也存在极大难度。


小编语

照明产品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灯具质量问题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对整个照明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消费者在购买到不合格灯具后,轻则影响使用体验,重则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正在侵蚀消费者对国产中小品牌照明产品的信任,与我国照明产品出口市场的良好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照明产品质量乱象的治理,需要监管部门、电商平台、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唯有构建起全链条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明灯照亮千家万户,安全守护万家灯火”的行业愿景。


文章相关资源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更新

  • 拼多多上的“家书”,为何无一字却胜过千言万语?

  • 广东老板靠「山寨」饮料起家,一年狂揽百亿

  • 【今日快讯】张雪峰复播称“文科大有可为”;多省份去年人口出生率数据公布;深圳通报郑智化登机调查情况

  • 【涨知识】雷士照明人要掌握的照明知识之“照度”

  • 工信部通报!这20款智能终端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 假设中国不出口照明产品,这个世界将会怎样?DeepSeeK,这样回答!

意见反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