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教室护眼灯用了2年就变黄了!
2025-09-10 08:17:35
做过灯具的人都知道,灯具长时间使用后有见过严重光衰的,色温漂移变得发蓝的,当然这几年也出现过灯体发黄变碎,外壳成粉末导致灯杆断裂掉下来的,像纸一样的灯。
教室护眼灯同样也不例外,你敢相信吗?用了两年的教室护眼灯竟然变黄了!近日行业网友朋友圈贴图来稿,别让劣质护眼灯祸害了“小眼睛”。同时提出改造后的教室灯能否经得起审计的二次检测的质问(如下图)。
护眼灯的结构大致可分为灯体(结构件)、灯罩/扩散板和内部电子元件等三部分。高分子材料(如PMMA、PC、ABS、PP等)因其具有质量轻、易加工和优异的绝缘性等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照明等领域。
1.光老化:高分子材料在长期吸收光线(尤其是紫外线)的能量后,其内部高分子链发生断裂或交联,生成黄色的发色基团。 2.热老化:高分子材料长期处于较高温度,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高分子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变黄、变脆的现象。 3.添加剂/助剂的析出或失效:高分子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抗氧剂和光稳定剂等助剂以延缓材料的老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材料中添加的助剂可能析出至材料表面或分解失效,导致材料变色。
材料外部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
1.在使用环境中,灰尘、毛絮等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护眼灯表面,导致护眼灯发黄。 2.其他部件中的显色物质迁移或粘附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导致材料变色。
最新更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