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雪崩!是谁在拉低天镜灯价格?
2025-10-10 10:29:37
近年来,以“模拟自然光”为核心的天境灯(又名:晴空灯、天际灯、天空灯),成为照明行业热点,各大品牌基于技术积累和市场需求,陆续推出相关产品。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飞利浦、松下、公牛、欧普照明、雷士照明、三雄极光、佛山照明、易来、欧瑞博、绿米、摩根旗下堡丽等企业发布这类产品。
然而,这场由头部品牌点燃的技术狂欢,引发全行业的盲目跟风,一系列乱象也随之浮现。
概念狂欢
从“设计师种草”到“全行业跟风”
天镜灯的走红并非偶然。2020年前后,随着“无主灯设计”风潮兴起,传统吸顶灯的单一照明功能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空间美学的需求(详情回顾:雷士照明、欧普、三雄、飞利浦等都在攻!青空灯到底有多诱人?)。此时,主打“模拟晴空光线”的灯具——晴空灯率先进入市场,其通过特殊光学设计在天花板上投射出均匀、柔和的“天光效果”,迅速成为设计师圈层的“网红单品”。
随后,天际灯、天境灯等类似概念相继出现,核心均指向平板式模拟自然光照明。同时,这款概念产品也能让灯光智能更具体验性,在多方合力的推动下,引发市场前所未有的关注。
△欧普照明天境“青春版”轻奢全场景智慧照明解决方案
2022年起,以欧普照明、三雄极光、雷士照明、易来照明为代表的头部品牌开始将技术概念升级,有的宣称采用“全光谱LED芯片” “瑞利散射原理” “智能节律调节”等技术,将产品定位从“装饰灯”拔高至“健康照明解决方案”。
凭借以营造蓝天、阳光效果的情绪价值利器,击中都市人群对自然空间的向往,天际灯、天境灯等概念产品虽然风行多年仍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据古镇灯饰传媒不完全统计,2024年在国内专业照明展会中,42%的企业携带天镜灯参展;同年,电商平台“晴空灯”搜索量同比增长300%,小红书相关种草笔记超10万篇。
然而,概念的火爆很快引发行业跟风。原本专注于商照的企业跨界推出同类产品,甚至连传统吸顶灯厂商也将原有模具稍作修改,配合调光调色,贴上“天镜灯”标签便推向市场。
价格雪崩
千元神坛到百元内卷
位于灯都古镇的30年照明企业负责人邓飞透露:“2024年开始,珠三角地区涌现出一批天镜灯组装厂,多数企业没有光学实验室,直接采购公模平板灯外壳和LED模组,换个包装就敢标价上千元。”
“2024年初代理某品牌晴空灯,出厂价800元,终端能卖到1500元;现在同款产品在网上只需要300元包邮,还送安装。”福建雷士照明经销商李达明的吐槽道出了当前天镜灯面临的价格困局。
这种断崖式降价背后,是行业无序竞争的直接后果。李诞进一步解析:“为了解实情,我也在线上购买了一盏与店内销售同款的晴空灯进行对比。虽然包装上没有明显的品牌标识,表面看仿得简直一模一样,实际内部结构却是一个RGB配置叠加调光控件。”
显然,在头部品牌以“智能控制”“全光谱”“无频闪”等卖点维持千元定价的同时,中小企业已通过简化核心技术,将价格底线不断拉低,甚至出现打着天晴灯旗号的“擦边球”产品。
当前,天镜灯市场已形成三级价格带:高端市场,如国际品牌及国内头部企业主打1000-3000元/台,强调“医疗级光谱”“APP智能调节”;中端市场,以二三线照明品牌和智能品牌为主,价格集中在500-1000元,保留基础模拟天光效果,但缩减芯片数量和光学设计成本;下沉市场以白牌厂商当道,则以199-300元/台的“地板价”厮杀,产品多为普通平板灯加装蓝色滤镜,营造所谓的“晴空效果”。
价格战的直接后果是产品质量失控。笔者经过市场探访发现,低价天镜灯中,存在“显色指数不足80”“蓝光危害等级超标”“光照均匀度差”等问题,甚至有些产品开灯后蓝天效果发灰发暗,凑近看甚至能看到LED灯珠的光斑。
从事灯光设计15年的王凌直言,“消费者花高价买的‘情绪价值’,最终成了‘智商税’。”
# 笔者手札
从设计师圈层的“光影新宠”到全民热议的“概念狂欢”,天镜灯市场的起落折射出照明行业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张中的深层矛盾。当专业概念被简化为营销话术,当“模拟自然光”的核心价值沦为蓝色滤镜的敷衍模仿,这场由头部品牌点燃的技术火种,终究在无序跟风与价格内卷中偏离了初衷。
从“情绪价值”到价格血拼照明行业的爆品幻梦,天镜灯的核心魅力,本是用技术弥合都市人与自然的距离,而非制造新的消费迷局。这背后,折射出照明行业从“功能导向”到“情绪导向”的转型阵痛。
对此,您怎么看?
最新更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