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陷入“中年危机”,Q3业绩五年来首降!
2025-11-03 09:47:49
今日(10月31日),公牛集团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牛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121.98亿元,同比下滑3.22%;归母净利润29.79亿元,同比下滑8.7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0.30亿元,同比下滑4.44%;归母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10.29%。
在国际贸易规则深刻重构,国内产业与消费形态加速演变的大背景下,作为电工照明行业的龙头企业——公牛集团,在2025年三季度也出现了“双降”。在传统业务承压、新业务“加速跑”但规模较小的格局下,公牛集团能否凭借电连接业务、智能电工照明业务以及新能源业务三大板块的协同发展,全年业绩实现超常发挥?
上市五年来业绩首降
短期内增长承压
从2025年各季度的业绩来看,公牛集团在第一季度取得“开门红”,营收39.22亿元,同比增长3.14%;归母净利润9.75亿元,同比增长4.91%,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第二季度则未能延续增长势头,营收同比下滑2.60%,归母净利润下滑8.00%;甚至出现自公司上市五年来,首次业绩下滑的局面。第三季度同样未能摆脱业绩承压的困局。
综合来看,若要在年终实现业绩持平,第四季度需达到营收46.3亿元,且归母净利润12.93亿元的业绩。基于往年业绩对比,对公牛集团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1月5日,公牛集团总部大楼正式落成
综合来看,尽管面临短期盈利增长压力,公牛集团展现出显著的财务韧性和结构性优势。一系列财务指标的稳健表现,不仅有效缓冲了短期利润波动带来的影响,更构筑了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体现了公牛集团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财务实力。
在智能电工照明业务板块,公牛集团围绕“AI 智能+健康照明”持续构建产品竞争力,推动渠道与服务升级,巩固业务领先地位。
LED照明业务以“全屋健康光”为牵引,推出搭载紫光芯片的新一代护眼灯,并积极推动灯饰产品的全光谱升级。值得关注的是,5月8日,公牛集团与韩国首尔半导体达成战略合作,并联合发布搭载“紫光激发+单波红光”技术的公牛小晴空大路灯旗舰款,成为该领域技术落地的重要实践。此外,灯饰业务上市多款潮流新品,并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健康光谱,强化场景化照明能力。
如今,在AI交互与健康照明领域,公牛已建立起显著的产品优势。一方面,在AI智控方向,旗下沐光品牌推出行业首款搭载MOS GPT大模型的智能开关C20O“超级小沐”,实现语音交互与场景控制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健康照明领域则基于新一代紫光技术,推出超柔自然光射灯系列,从视力保护、节律调节到情绪改善,形成多维健康支持能力。
同时,为将技术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公牛在渠道端持续深耕。2025年,公司重点提升送装一体化服务能力,电商渠道以超薄墙壁开关、护眼灯、风扇灯等新品为抓手,推动家装品类市占率提升;沐光无主灯专业渠道则围绕健康光方案,强化终端营销与门店运营,有效提升销售转化效率。
这些前端业务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后端供应链的有力支撑。公牛持续推进供应链体系的自动化与数字化升级,通过墙开与照明工厂的设备迭代、智能照明与生活电器业务的垂直整合,不断提升运营协同能力。与此同时,惠州智能照明基地的建设稳步推进,为未来产能扩展与业务协同奠定坚实基础。
电连接业务作为公牛集团深耕多年、根基稳固的传统优势板块,报告期内仍在发掘渠道潜力,推动商照、低压、电动工具等专业网络增量拓展。新能源业务作为公牛集团的一大增长极,其产品与解决方案频现多个储能相关展会充分展现其在新能源业务深耕的决心,董事长阮立平更是多次现身展会。
△第137届广交会公牛集团展位一角
聚焦智能电工照明业务,公牛集团凭借其品牌、渠道与研发的综合优势在三大业务领域齐头并进,在该领域构建了以“全屋健康光”和AI智能为核心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其稳健的财务基础为战略转型提供了充足的试错空间与抗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海外业务方面,公司的转换器、轨道插座、电动工具、墙壁开关、照明、无叶风扇灯、浴霸等多类产品,已分别在东南亚、欧洲、中东、拉美、韩国、澳大利亚等市场产生了订单或销售。报告期内,先后完成了欧洲、东南亚、墨西哥等区域的客户开发,推动新能源充电枪、交流桩、风扇灯等产品的共创落地。
综合来看,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公牛集团正执行一条清晰的路径,稳固传统基本盘,同时全力加速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战略拓展。公司积极孵化的数据中心、太阳能照明等新业务,以及从东南亚到欧洲的国际化步伐,正在为其长期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 编后语
诚然,公牛集团短期内业绩承压,但其在多维度的投入,已为其长期发展埋下了潜在增长点。或许2025年业绩较往年会有所下滑,但一系列前瞻的布局,有望持续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使公牛集团在行业洗牌中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
最新更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